起源故事

菜單&空間 Menu&Space

美式鄉村的時光寶盒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共黨勢力在亞洲擴張,開始派駐大量部隊進駐臺灣。

1951 年,為了安頓照顧駐臺美軍軍官,美軍 顧問團規劃小組選定陽明山山仔后與天母兩處作為興建美軍宿舍的場所,政府遂命令臺灣銀行進行土地徵收與興建作業。 

「山仔后」意指「山的後方」,當時還是一片農田,因環境清幽、位置獨立,深受美軍青睞,總計興建了 217 戶宿舍,眷區規模全臺最大,進駐住戶的官階也最高,也是當前全臺最完整的美軍宿舍群。

而在山仔后的美軍宿舍群中,有一個不對外人開放的俱樂部,裡頭有泳池、有舞池、有美食,也有音樂。


鈺德、黑膠和美軍俱樂部

鈺德科技的榮譽董事長,當年人稱「台灣黑膠之父」的葉進泰先生,曾經是當時台灣黑膠唱片最大發行商之一鳴鳳唱片公司的總經理,民國 52 年在三重成立第一唱片工廠,是當時台灣最大黑膠唱片生產工廠,全盛時期台灣 70% 的黑膠唱片出自第一唱片;葉董事長 對唱機播放變速器及黑膠立體聲有突破性的設計改良,使得黑膠唱片在台灣有蓬勃發展的利基。葉董事長本身就是黑膠樂迷,收藏了近萬張的黑膠唱片。

隨著時代科技演進,葉董事長持續投入音樂卡帶、伴唱帶的生產,直到 80 年代,音樂產業進入數位化時代,投身光碟生產為另一個領域的開始。 

在此期間,葉董事長也成立白金錄音室,引入當時國內第一部 24 軌同步錄音設備,白金錄音室至今仍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 錄音室,是許多知名歌手、音樂製作人欽點的指定錄音室。葉董事長的人生經歷,可說是一部台灣音樂媒體的進化史,一部由公視製播,以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為主題的「聽時代在唱歌」記錄片中,也肯定其重要的地位。 

隨著網路及雲端時代來臨,整個音樂影視業界受到巨大的衝擊,鈺德科技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近幾年鈺德科技逐漸將事業體觸角延伸至文創產業,除了新電影的投資與合作製作,亦積極尋求音樂文創可能之路。近幾年吹起懷舊風,黑膠唱片成為復古風潮中最迷人的音樂產品,因而我們興起了為葉董事長的黑膠唱片成立故事館的念頭,然一直尋覓不到適合的場所。


租界式的殖民建築

美國設計 臺灣建造
美軍宿舍的興建方式,是由美方提供房屋的設計圖與眷區的區塊規劃,再交由臺灣方面施工建造。由於臺灣方面沒有更動設計的權力,美軍宿舍的樣貌,因此分近似 1950 年代時美國 本土的住宅樣貌,等於是將美國人的家鄉面貌整個移植到陽明山上來。

有些建築學者因此將山仔后的美軍宿舍群,稱做租界式的「殖民建築」。

前後 20 年間,擴建占地 4 萬多坪的陽明山美軍宿舍區,依照不同興建時期,風格各有不同, 大概可以分成半磚半木的平房型式,以及磚造的集合住宅型式。因而美式郊區住宅這類附帶庭園的獨棟房舍型式,成為美軍眷舍興建的基本模式。

美軍宿舍群全區具有美式及混合式住宅特色、早年首先引進臺灣的空心磚建材、直升機停機坪等特色,成為日後臺灣現代建築設計的指標。

其主要建築特色即木構架加上磚造壁體,內部空間保留最大流動性與彈性使用,外牆壁體以木造魚鱗版或紅磚疊砌(石牆平砌方式呈現),與當時臺灣建築風格有明顯差異。

紅磚與陶瓦對於臺灣傳統建築材料來說,是一種生疏的外來材料。因為材料來源的關係與居住者使用屬性的特質,激盪出租界式的「殖民建築」。

也就是說,臺灣在地的材料揉合美軍協助的技術與工法同時並存。這類型的建築樣式,與臺灣傳統民居純木構造的建築不同,由於生活行為的差異與演變,西方建築的形式風格與空間使用機能配置,自然就會結合其中,形成美軍眷舍興建的基本模式。


美軍宿舍群歷史價值

臺灣首見 美式南方郊區住宅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不僅是具有時間感的歷史建物,在建築美學上,也是現代建築觀念進入臺灣的里程碑。 

(一)後東亞的冷戰軍事地景本區為當年臺灣之最大美軍宿舍群,並為 50 年代重要政治事件 ( 臺北事件 ) 現場,係冷戰時期美軍協助臺灣之重要見證。 

(二)美式城郊社區規劃全區建築物及配置均代表 50 年代所謂「美國南方之城郊住宅」規劃的案例,亦為臺灣第一個西方住宅區規劃理念的呈現。 

(三)現代建築的移植由於美軍協防,帶來的人員、技術,影響及日後 60 年代臺灣的都市計畫、建築設計、營建管理等諸多的發展。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建築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建築」最精彩部分,除了它典型的美式南方城郊形式外,而內部空間最顯著的建築特色,莫過於「木骨磚造」,具有供社區內美籍民眾活動功能的美軍俱樂部(BY33),也具有相同的建築特色。

相較於臺灣傳統民居,其構造比較單純簡潔,並無過多裝飾。由於BY33保存的建築主體原為聯誼社使用,室內規劃許多大尺度的活動空間,並可彈性串連延伸使用,配搭半戶外中界空間,延伸至戶外庭園與露天泳池畔,突顯該空間使用屬性與住宿機能之區隔,更顯其保留修復之珍貴與必要。

本棟建築空間原為冷戰時期暫時性的美軍俱樂部,在建築形式上沿用美國南方鄉村風格打造,但限 於地域、材質等方面,運用了台灣式的紅磚、屋瓦及陶磚、杉木等當地建材。

被稱為 美軍俱樂部 的這個場地,從美軍駐台時期建造以來,歷經多次改建與增建,建物本體面積也不斷擴大,空間的用途上也歷經了幾個不同的階段。


使用方式的轉變

1968年落成的這棟建築物,是美軍駐台時期專供美籍孩子活動的「草山青少年俱樂部」(Grass Mountain Teen Club)

美軍離台後,太平洋聯誼社接手,將這裡擴建打造成「陽明山聯誼社」(Yangmingshan Country Club),一個有兩座泳池、一座網球場,會員制的鄉村俱樂部。

太平洋聯誼社斜對面的網球場,位於現在的歐洲學校足球場校地,當年也是培養張德培、王思婷等網球好手的搖籃。

陽明山聯誼社也成為鄰近文化大學校務會議、招待外賓的最佳場所。

2002年後,陽明山聯誼社推出學生專案,開放給文化大學學生使用,俱樂部的神秘面紗就此向民眾揭開。

2008年前後,陽明山聯誼社歇業,大門深鎖,這裡從此也被改稱為「陽明山美軍俱樂部」,場地荒廢,建築本體也不堪風雨吹襲,逐漸損壞。

2016年後,本場地已改名為 Brick Yard 33 1/3(BY33),搖身成為一個結合音樂、黑膠、藝文、展演、遊憩、美食的場地,充滿文化、故事、感動與創意的空間。  


歷史建物重生

冷戰時代的歷史時空,創造出了這一個美軍俱樂部,在時間流轉下,這個建築物與空間的 功能也跟著改變,從俱樂部變成陽明山聯誼社,之後卻成為一個閒置空間,任它受風吹雨淋, 腐朽頹敗,我們認為這樣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與空間,不該就此毀壞消失在時間的記憶中, 於是欲修復並找回時間的記憶。

閒置多年的歷史建物,有著一股神秘感,每每讓經過它的人們愈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凱旋 路 49 號是一個屬於歷史的記憶,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讓人有一種熟悉感,我們在修復這個建築 與空間的同時,結合當地社區、商圈、學校、環境,共同來改造周邊環境,創造出屬於這個空 間的新價值,未來並有可能結合美軍宿舍的區域,形成更美好的一個新價值聚落。

要讓場地再活起來